第0774章 狠批苏东坡(2/4)

判、大辩论,由此,我也可以看看,另两位新进的学生的心理。所以,现在120船的贵宾舱中,对于苏轼的《说明》传阅以后,百花齐放,群情激昂,喜怒笑骂,靡靡扬扬,说什么的都有。

……

伊和子看到自已在杭州时见识过的渣男佛印和尚用四大皆空来曲解苏堤的造假,油然而起,我还是个小圣女呐,她就抨击佛印的谬论了:“我说各位姐妹,这佛印也太不要脸了!说什么‘四大皆空,万事皆空。既然皆空,何必计较。所以,五六里是空,三十里是空,等量置换,五六里就是三十里’。这个佛印,实在荒唐!佛说,四大皆空;佛可没说四大皆无!空不等于无,空气不是没气,有空气的地方有生命,没空气的地方都要死翘翘!这个,大家都明白,这,佛印不是不懂,佛印在这存心瞎搞!嘿嘿,如果说,四大皆空是一切皆归虚无,皆归零。那么,饿了吃喝等于没吃?困了睡觉等于没睡?行人在得道者的眼里等于裸奔?杀人没有罪?犯法没关系?干什么事都没有意义?如此,那你是要有秩序还是不要秩序?那你是要有法律还是不要法律?那你是要有国家还是不要有国家?那你是要有寺庙还是不要有寺庙?那么,你佛印,你这个和尚,你能说佛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你能说和尚用不着守戒?犯了戒岂不是等于没犯?所以,佛教所说的空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没有的意思。佛印为苏轼用四大皆空来辩解,那是混淆概念,也是对佛法的大不敬……”

萧仙儿赶紧介入讨论,这个懂,有作为就有地位,没作为就没地位,现在的作为,就是多发发声音,表现出自已的存在:“这个琴妹妹,不,应该是伊妹妹,说得对!这个苏轼不单是在利用佛印和尚在佛法上瞎搞,他还利用米芾在唐宋诗词上的艺术手法,利用写作中的夸张比喻,还引经据典,什么‘白发三千丈’,什么‘银河落九天’。在西湖中搞疏浚,做工程,哪能像写诗作词,这哪能夸张?文艺创作和工程施工是两码事。干实事,这个夸张,就犯法了,就欺君了,就涉嫌虚报工程量,贪墨工程款了……”

莎拉做事最讲究认真,所以,很看不惯苏轼的五六里谎说成三十里:“你们宋国的那个苏轼,也算是个大官了,是不?他就是要造假,也不能在苏堤的长度上乱说呀,这苏堤有多长,人人都一目了然的呀!这能骗得了几人,还能骗得了全国人民?这能骗得了一时,还能骗得了几年?……”

对于宋人宋官和宋国朝廷还是有点了解的西夏公主李小鹿也想趁机学习学习萧仙儿,表现表现自已的存在:“这位姐姐啊,你可别这么说。在中国,指鹿为马,古已有之。如果没有一个有特别身份、有很大能量的人来为苏堤的长度,到底是五六里或三十里正名。那么,这五六里的苏堤,说成有三十里长,即使有人奔走呼号,当权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用职权范畴之说,来混日子,实在不行就让临时工顶杠。自已,看好戏,偷着乐。现在,这个用写诗词的夸张手法谎说苏堤长度的说法还仅限于苏轼向宋朝廷的文书中,渐渐的,这会扩散开来,于是,满朝人,全国人民,都会认为苏堤是三十里了。就是那苏堤近在咫尺的杭州人民,也会睁一眼,闭一眼,看着西湖中的五六里,读着课本上的三十里,从小就养成课本脱离实际,说归说,做归做的中国功夫了。而且,还很可能,因为苏轼的诗词的光辉,他的‘三十里’也将一直光辉下去!这光辉能光辉多少年?不知道。不过,我想,文风不变,体制不变,改革不力,腐朽不治,几年,几十年,几百年,一直错下去,都是可能的!……”

不熟悉东方文化的梦特娇,很天真地问道:“各位姐姐,我想不明白。这五六里,写成了三十里,不管是笔误,还是刻意。现在,我们的王爷副校长已经弹劾,那他苏轼干吗不赶紧的顺水推舟,说一声,对不起,出错了。不行吗?这种低级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宋谜】最新更新章节〖第0774章 狠批苏东坡〗地址https://www.bqg25.org/9/9169/27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