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景龙之变(2/3)
仅仅是派人去保护少女就够了吗?显然不够唉,武三思有时经常还会一个人坐在书房中长叹。
感叹自己还是没有能为少女做一件事,做一件能让她终身难以忘怀的事情。
武三思没有想到,最后的最后,他还是做到了,他还是做到了一件让少女终身也无法忘怀的事。
因为他将生的希望,让给了婉儿。
他将生存下去的权利,让给了婉儿
公元707年,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与兵部尚书魏元忠通谋,命左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咤忠义等人,矫诏以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三百余人发动兵变,是为景龙政变!
这一天到来了。
七月初一,这一天,武三思跟以往一般,并没有什么不同,下了早朝后,武三思先是去户部查了查户部的账册,了解了一下国库的存余,又去了一趟兵部尚书的家,但是那天兵部尚书魏元忠不在家,根据他府上的家丁说,魏元忠是去跟自己的好友出外吃饭了。
武三思也没多想,转道就去了礼部尚书的家,跟他详细谈了谈不久后庆典的仪式后,武三思这才回了家。
等他回家的时候,天色都黑了,而护送他的御林骑将士们,也是在武三思回到家中后,分别离去,回到了千骑大营。
整个梁王府,只剩下了几十名侍卫。
武三思回到了家中,换下了自己的朝服,和自己的妻子儿子用过餐后,又一头扎进了书房里,开始处理政事,按照往日的情况,他大概需要处理到凌晨一点左右才能睡觉。
毕竟李显现在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这些政事就全都压在了他的肩膀上,身为大唐的三公,武三思还是很有职业心的,做起事来兢兢业业,不辞辛苦。
这一晚,很安静,武三思就静静的坐在书房里看着奏折,大概时间到了十点左右的时候,书房里的武三思忽然听到府外的街道上传来了一阵阵马蹄疾驰,和将士们大声呐喊的声音。
因为离得还太远,武三思并没有听清说的是什么,只是皱起了自己的眉头,暗道是哪个军营的士兵这么不懂事?大晚上的还在街道上疾驰,这让百姓如何休息!
不行,明天自己必须去找魏元忠好好谈谈,这长安城里的御林军平日里行事作风就是那么的飞扬跋扈,现在不处理,日后还不知道要弄出什么乱子呢。
武三思皱了皱眉,没有理会外面嘈杂的马蹄声与士卒的嘶吼声,在他的眼里这大概就是一群路过的兵痞,司空大人根本不需要放在心上。
可过了半响,武三思感觉到了事情不对,因为那些马蹄声竟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般离去,反而是在他的府外打起了转,而就在这时,一声声嘹亮的大吼,自府外传进了书房,传进了武三思的耳中。
“清君侧,除奸臣!”
“清君侧,除奸臣!”
“清君侧,除奸臣!”
上百人的吼声,状若雷霆般传入了武三思的耳中。
手中的奏折无力地掉在了地上。
“杀!”大吼响起,三百余御林骑将士,在太子李重俊的带领下,挥舞着火把长刀,冲进了武三思的梁王府。
鲜血,染红了梁王府。
当夜,梁王武三思,其子武承训,全家老小皆被李重俊屠戮一空
后,重俊所部御林骑继续杀向其他武氏臣子府中,梁王亲信,朝中大臣,凡是上奏弹劾过李重俊的人,尽皆在这一晚倒在了这个年轻人的屠刀下。
如果,如果死士都还在,如果武三思府中的那些死士都留在府里而不是宫中,那料想,他也就不会死的这么快了。
因为在李重俊的屠刀下,他连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最新更新章节〖第两百零七章景龙之变〗地址https://www.bqg25.org/64002/83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