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如果可以(2/3)

,和最后一笔黑钱时,心中响起的一句话。

刘龙海烈士初入官场时,跟和珅和大人一样,是一个大大的清官,他坚定不移的跟随着自己心中的理念走了一年,然后家里就揭不开锅了,老婆饿的眼珠子都冒起了金星,刘光路都快跟大户人家的狗抢食了

刘老尚书见到这一幕眼泪汪汪的,寻思着过两天是不是得出去借高利贷了,维持生计了妈的,老子好歹也是个官员,怎么还得借钱过日子啊,这还有天理吗?

哎,正巧这时有人找他帮忙办事,还给了不少好处费。

刘龙海挣扎了一番,便收下了第一笔黑钱,心中也就浮现出了刚刚的那句话,可等到了第二笔第三笔,那句话早就另一句话所取代了。

有钱真好啊。

说回刘光路同志。

刘光路同志的学习成绩跟他的相貌一样,普通到了没边,十八岁那年他壮志凌云的进了考场,信心十足的写满了考卷,当从考场出来,刘龙海问他考的怎么样时,刘光路拍着胸脯道:“爹,你放心,我全答上来了。”

老尚书听得这个高兴啊,看这小子这么有信心,肯定是考得不错,这次应该能中举,恩,得赶紧去拜拜观音菩萨,感谢她老人家保佑自己儿子啊,对了,也得准备联系一下酒楼,等这小子金榜题名时,他可得好好的庆祝一番。

可刘龙海不知道,刘光路的话只说了一半。

“爹,你放心,我全答上来了,可就是看不懂那些题在说什么”

恩,没有任何的意外,刘光路第一年落榜了

刘龙海对此也没说什么,这很正常,他当年也是连续考了两次才考上,下一次说不定就中了呢,不着急不着急。

结果第二次还是没中。

第三此依旧没中。

刘老尚书郁闷了,他不明白,自己儿子为什么连续考了三次也没有考上?

刘老尚书很少管教这个儿子,一天天被朝廷里的大事小事忙的晕头转向,没事儿的时候还得去搜刮一下油水,哪有时间去管儿子的学习怎么样,反正在他的认识里,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应该还算可以吧,毕竟那可是他的血脉啊。

老尚书完全是想得太多了,你的血脉又能怎么样?人家皇帝的血脉不比你优秀多了,后代该出废物不还是一样出。

在刘光路同志连续三次失败后,刘老尚书渐渐想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

在科举放榜结束后的第二天,刘老尚书难得没有出去跟那些狐朋狗友吃吃喝喝,反而是留在了家中,今晚他要考一考自己这个儿子,看他的学习水平到底怎么样,要成绩还可以,只不过是发挥不好,那没关系,自己继续供着他,什么时候考上什么时候再说。

可要是成绩太烂,靠他自己的本事只怕一辈子都无缘仕途的话那那他这个当爹的只能大出血一回了,为了自己的儿子,他就算是散尽家产又能如何。

老尚书是一位好父亲,因为刘光路同志从来都不属于前者,是妥妥的落后分子,就一点,当天晚上老尚书要考他的时候,这兄弟居然没影儿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上气不接下气的跑了回来。

原来是去怡红楼喝花酒了,半路突然想起自己老爹找他有事儿,一路狂奔的赶了回来。

简单的出题考完了,刘龙海看着刘光路给他写的答案,差点哭晕在厕所,答案对不对就不说了,这小子居然连字都能写错,拢共写了不到三百个字,刘龙海在里面找出了一百六十多个错别字天呐,这小子的学习水平也太差了吧。

刘龙海没办法,只能大出血了。

三年后,总计耗时十二年的刘光路同志终于考上了进士,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可怪就怪在了这里,因为没人去李治那里举报刘龙海。

不仅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六章如果可以〗地址https://www.bqg25.org/64002/46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