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四百三十七回 我本路人(3/7)

上。说白了,就是陆仁提出想帮献帝刘协复国,其实是有着自己的深层目的。

陆仁是个有些愤青思想的家伙,为此陆仁多年下来那可做了相当多的事情,想通过各个层面对华夏产生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影响,而且在不少的事情上已经是有了些成效。但是在诸多的事情之中,陆仁最为在意的则是自己所掌控的地盘归入华夏版图的事。

陆仁现在所掌控的地盘可着实不小。除了两辽、东北、云南、广东、广西、珠涯、夷州这些在后世就本属华夏版图的地盘之外,还有三韩、倭岛、南越,乃至中亚、东南亚的诸多地区。这是陆仁目前的实力,特别是人口基数方面还有点跟不上,不然陆仁都打算把澳洲大陆也弄进去。当然了,没往澳洲发展也有陆仁还怀着一些私心的原因。陆仁想过,万一哪天自己这里出了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搬迁到澳洲去。

这些事不去多扯,只说在陆仁的心中,把自己手上的这些地盘都并入华夏的版图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这种归入绝不是单纯的要归入某个华夏的王朝,而是要归入到华夏民众的意识之中。再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就是要在华夏一系的民众思想里深深刻印上一句:“这是我们炎黄华夏自古相传的地盘!”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理想,所以陆仁一直以来所做的事情都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而想把一些思想刻印到华夏民众们的骨子里去,则需要一个在意识方面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也正是陆仁一直以来都在刻意的保持着与大汉之间的从属关系的主要原因。

再一步来说,如果陆仁是个贪图权利的野心家,那么以陆仁的实力早就可以玩一玩称王称帝的事,过上一把皇帝的瘾了。但是陆仁没有这样做,而是执意的宣称自己是大汉的臣子,自己的那些地盘、属民,也都是大汉的地盘与子民。因为只有这样做了,才会让华夏民众的心中慢慢的认同陆仁的那些地盘就是华夏自古传承的地盘。

这可不是在开玩笑,要知道长久以来,陆仁手上的一些地盘都被中原地区认为是化外蛮夷,更别提东南亚地区和中亚地区了,换句话说就是对这些地区没什么认同感。而陆仁在这个时候突然跑来和献帝刘协见面,并且提出想帮献帝刘协重振汉室,就是眼下在这方面出了问题。

曹丕和刘备都称了王,曹丕更是已经在作着逼迫献帝刘协退位禅让的准备。这种事对陆仁来说本来也没什么,毕竟这是一个历史进程中本来就存在的脚步,陆仁也懒得去多作阻拦。但曹丕方面显然是对陆仁集团的存在存有着相当大的顾虑,因为尽管陆仁已经“死”了,可陆风仍然是在按照陆仁定下的行事方针做着事,也就是说陆仁集团仍然在坚持着本集团是大汉的臣子这个政治上的路线,这就让曹丕方面感到相当的棘手。

这里打个通俗点的比方,就好比说曹丕想抢了献帝刘协的房子,那么刘备和孙权就只不过是两个冷眼旁观的邻居,最多也就是会说几句话。但陆仁集团则像是献帝刘协的亲戚,你曹丕抢了献帝刘协的房子,刘备和孙权不会有什么动静,可陆仁集团却真的会帮献帝刘协出头去揍曹丕。再考虑到陆仁集团所持有的实力,曹丕方面想和陆仁动手的话也得掂量掂量。

所以在这个时候,急于称帝的曹丕方面所想出来的招数是把陆仁集团从他们所谓的华夏正统体系里面给踢出去,其意思就等于是说你陆仁是外人,你的集团是化外蛮邦,所以你陆仁根本就没有资格来管我们这个体系里的事,我们这个体系里做的事情也与你无关。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扯淡?但千万别以为这是在扯淡!这个事一但被曹丕方面得了手,那么在政治层面上陆仁集团与华夏就脱离了,更重要的是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文认知,也会使得华夏的民众们不把陆仁集团给看成是“自己人”,而是看成了像匈奴、鲜卑那样的外族。陆仁想归入华夏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本三国一路人】最新更新章节〖卷三 第四百三十七回 我本路人〗地址https://www.bqg25.org/37/37898/148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