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第2节)(1/3)

雍正元年,十二月。www.quduwu.com 趣读屋 书房里,火炉里的炭火烧得啪啪作响,窗外,冬日里难得的暖阳,从窗棂里照射进来。但,八爷的书房,却充满寒意。八爷背负着手,低着头,在屋内缓缓踱步,一身石青色镂花缂丝常服,整理得纹丝不乱,但人却显得有些焦虑不安。

“胤禩,发生了什么事?”冲上一壶他爱喝的日铸雪芽,再沏上一杯,递给他。“十弟本来奉命护送已故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龛座回喀尔喀蒙古,可十弟却在张家口逗留不归,皇上知道这件事,大为光火。”我问:“皇上如何处置?”

八爷冷笑一声:“这个老狐狸,把这件事竟推给我处理。我只得我提议,责令十弟不得逗留不前,并责罚不加谏阻的随行人员额尔金,可皇上对我的提议不满,他说十弟既然不肯再走,何必非要他去呢?命我再议……皇上的所谓再议,不过是让我给十弟定罪,然后让十弟记恨于我,他又可以将残害兄弟的责任推个一干二净。”

八爷接着说:“皇上还下旨给总兵许国桂‘不可给他一点体面,他下边人少有不妥,即与百姓买卖有些须口角者,尔可一面锁拿,一面奏闻,必寻出几件事来,不可徇一点情面。’后来许国桂奏报老十属下旗人庄儿、王国宾骚扰地方,拦看妇女,辱官打兵,已经锁拿看守。”

听到这里,我心里自是十分着急:“那,十爷为何逗留张家口?”八爷笑笑说:“若曦,你也知道,十弟从小娇生惯养,他额娘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皇阿玛从来没派过吃苦的事给他做;再则他知道皇上是在明使暗罚,必置之死地而后快,所以不愿再向荒漠行进。”

我说:“以十爷莽撞的脾气,必然还会与皇上对着来,要不我们写封信劝劝他。”八爷淡淡一笑:“信,我已经写了,不过皇上其实也是冲着我来的,他今天还责骂我,说是我对十弟管教不严,是我唆使他这样做的。”这个雍正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看样子,以后只要九爷、十爷、十四爷有什么过失,他都会扯上八爷,想到这里,我愈加心急。

“那如今,究竟怎么办?”我问。“现今青海发生内乱,罗卜藏丹津乘圣祖爷驾崩,部分官军东撤之机,自称dalai洪台吉,纠集青海蒙藏各部会盟叛乱,当年,皇阿玛为了防止他们过于坐大,便让他和察罕丹津、达颜等同领部族,以平衡青海蒙古各派势力,这早就引起了罗布藏丹津的不满。但是碍于十四弟一直镇守西宁,节制各路进藏军队,所以他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如今他得知十四弟被撤军权,流放遵化,于是,又让塔尔寺主持堪布诺们汗号召西宁以及各处寺院喇嘛,共同起兵,发动叛乱,进攻西宁等地,西部形势十分严峻。皇上已派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进驻西宁,征剿罗卜藏丹津。”

“这,与十爷有何关系?”,我不解地问,八爷眉头紧锁:“前方战事正紧,青海叛乱关系到他皇位的稳定,皇上他暂时不会对十弟的事催得太紧,一旦前方问题解决,他无论如何,也会严惩十弟。”稍停片刻,八爷两手搭在我的肩上,注视着我:“若曦,我没想到年羹尧,竟然有一天能做到这个位置,还是你眼光长远,十几年前就注意到年羹尧。”

听他这么说我心里有愧:“我也是偶然听他们提起,才会注意,你是因为知道的人多,反而不能引起你的注意。”确实如此,八爷没有注意到年羹尧、隆科多他们,不仅是因为他们藏得深,也是因为八爷知道的人和事太多,有时,信息量太大,也未必是好事。

……

自从八爷交代我管理田庄和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千山同行云相随】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第2节)〗地址https://www.bqg25.org/335/33559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