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向生活致敬(1/2)

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实在是我在原创文学这一条路上,成长最快的一段经历,从女主刚开始引起争议时的担忧,到后来自乱阵脚,再到收心凝神,我能很清晰的感觉到自己心境的变化。在这一段历程中,真的多谢各位到现在都没有离开的朋友一直以来坚定的支持,还有各方的善意批评,如果没有你们,我绝对坚持不到完稿。

大学之后才开始尝试长篇小说的写作,我今年大二马上迈入大三的行列,在各位看来,可能还属于年龄略小的阶段,但从来不觉得这是接受赞美或者得到宽容的理由,我十分乐意接受所有建设性的批评,在此也对所有没有放弃这篇文,一直及时给我建议和感想反馈的读者说谢谢。

我不太喜欢过于理想型的人物和太完美的感情,所以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更偏向于经历和成长,因为故事是从女主的角度接入,随着她心里侧重点的变化,描写她的工作、生活、闺蜜和感情的侧重点同样在变化,前期的确是用过多的笔墨描写了闺蜜和职场,因为在我的构思里,对于那个时候的顾锦时来说,这两者都比感情要重要得多。

我希望能写出一个女性比较真实的心里反应,她对谢公子并不是一见钟情,在我的构思里,甚至于在她因为缺席拍卖会而把谢公子气走的时候,还会在心里悄悄地埋怨他小题大做。

那个时候的确是感情不够,我是喜欢你,但并没有喜欢到可以为你放弃工作的地步。

对于谢敬之来说,顾锦时在他心里的地位也是一点点在变化,之前有读者问我没见他们怎么谈恋爱,怎么忽然就难舍难分了,其实一直到他们一起去大溪地参加温景婚礼的时候,谢顾都只是在为分别而做准备留记忆,并没有难舍难分到有为对方抛弃自己生活的打算,连带在大溪地的宾馆里,顾锦时准备滚床单的时候,抱得都是不求未来的承诺,因为那个时候连她潜意识里都相信,他们之间的未来就是生离死别。

季玄贤问了谢敬之两次有没有考虑好,那些没有直接写出来的内容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猜出来,第一次问的时候,谢敬之的回答是给我时间让我处理后事,第二次问的时候,回答应该是让我再考虑一下。

真正难舍难分应该是从南京开始,谢顾两人开始了解彼此的过去和家庭成长环境,对谢敬之而言,顾锦时从一个需要负责,或者也带着些欣赏爱慕对象,真正变成了心里放不下的人,他因为去见她的父母而紧张,因为感觉到顾父顾母对女儿的珍惜看重而感到压力,我相信真正长久的爱情是因为了解对方的全部,而对ta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等等所吸引,从而爱上这个人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所以到最后,谢敬之会明白并且赞同顾锦时那么看重工作,而顾锦时也逐渐把她关注的重点从工作转移到生活。

我想表达的是,在遇见你之前,我没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以为工作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就是我的全部生活。

如果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看顾锦时,就会觉得她每一个变化,每一个做法,每一个决定都是自然而然的,我妈妈就是小学老师,教学和业务能力很好,因为她的关系,我接触了很多老师的子女,他们走正常道路成长,考本地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父母托关系安排在最好的班级,成绩都在差不多的范围之内,我见过的这些人在年轻时很少有真正明白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追求一个什么样生活的,选专业是因为找工作更方便,留在大城市是因为重本毕业不愿意屈尊回老家,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为目标,就像顾锦时告诉谢敬之的那个小学经历,那时她那么努力地学习,并不是因为有多喜欢学习,而是为了爸妈和自己的面子好看。

码最后一章,顾妈妈给锦时打电话的时候哭的泪流满面,因为自己的妈妈是小学老师,所以更能体会文中顾妈妈的心情,小学老师一般都对孩子有较大的掌控欲,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公子早安】最新更新章节〖完结感言-向生活致敬〗地址https://www.bqg25.org/335/33553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