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各抒己见(1/5)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水族谚语
同学聚会结束以后,马小平约上牛木林、纳森和巩晓丽,带着自己的小女儿马安娜,开上新购置的雷克萨斯汽车,前往东乡、临夏和循化往拜见祖先的土地,感受30年来那里产生的沧桑巨变。
他们乘坐的汽车驶出了兰州市区,没有从新修建的隧道穿越高山,而是沿着弯曲的盘山老路爬上了果园山。
在果园山的最高处,马小平停下了汽车。大家纷纷跳下车,远远地远看起伏的山峦和高楼林立的兰州城区
牛木林感叹地说道:“唉,世界历史的沧海桑田和人类民族的兴衰变更始终是一个令人欲罢不能的话题啊。”
马小平接上了话茬说道:“你说你最近正在研究世界民族问题,那么我就来考一考你。”
牛木林答复道:“好的。让你过一把考官的瘾吧。”
马小平问道:“先从简略的开端吧。什么是民族?”
牛木林答复道:“民族是祖先、语言、文字、风气习惯和生活方法雷同或者相近的,并且大多数是聚居相对集中而且自我认同的一个群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必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产生、发展和灭亡。”
纳森接着问道:“当今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个民族?”
牛木林调皮地答复道:“报告纳考官,现在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2000多个民族。但是,我一直在思考,地球这么宏大,人类的历史又是这么的漫长,地球上必定出身过更多数目的民族。只不过大部分的民族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消散了。现存的2000多个民族只是小部分的幸存者而已。”
巩晓丽说道:“这么多啊!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
牛木林认真地纠正道:“56个民族是官方正式认定的。实在,自我认同的民族远不止56个。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全国汇总上报的民族名称就有400多个,其中仅云南一个省就有260多个。”
马小平又说道:“请举例阐明民族的生存状态。”
马安娜叫嚷道:“你们上车再说吧。我们还要赶路呢。”
于是,他们登上了汽车,向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方向前进。
牛木林说道:“好,我现在答复马总的问题。
民族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几种社会形态的变更,从古代民族发展成为现代民族。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不是一成不变的。民族压迫造成的强制同化或者多种因素形成的自然同化使一些民族消散了。另外,由一个或几个民族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又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第一种是自古延续下来的民族。
这类民族在世界上比比皆是。固然有一部分分割出往了,或者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成分,但是,她的核心部分始终保持着稳固。
比如,巩晓丽的汉族自从在汉朝形成明确的民族以后,固然几千年来融合了不少民族,但是,主体成分没有大的转变。
再比如,纳森同学的蒙古族是先秦时代东胡的一部分,13世纪初期形成蒙古民族以后保持到现在。
我们新疆的维吾尔族,自从回鹘从蒙古高原西迁,与塔里木盆地的土著居民融合形成维吾尔族以后到今天,基础盘面没有产生宏大的变更。还有满族,从古老的肃慎到女真、满洲,一直生存在东北一带。躲族从古代的羌族演变为吐蕃,一路走到今天。至于羌族嘛,始终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的主角之一。”
巩晓丽插话说道:“羌笛何须怨杨柳。”
牛木林点了一下头,持续说道:
“第二种是消散的民族。
在世界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人世间】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二五章 各抒己见〗地址https://www.bqg25.org/334/33425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