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第一百二十回断桥偶遇长路相送京城一诺千里探望(2/7)
起了淘金挖墓的热潮,一些缺少知识只有一身力气的穷苦农民,往往被裹挟其中。
“那你晚上在这里干嘛?”
“我在讨钱,积回家的路费。路过这里,见有人在打你身上背包的主意。我就给你看着。”
从孩子的语气上,不会是瞎编的。汪苏确是背着个七匹狼单肩包,这个包是素娘在北京赠给他的,她见汪老师提个蓝色的旧布袋,敞着个口,放东西很不安全。但是这个布包还是妻子一手缝制的,拿在手里很温馨。
来杭州前,儿子一定要老爸背上七匹狼单肩包。身份证、现金、老花镜等都放在包内,安全得很,背在身上很大气。三四百元的七匹狼品牌,就是很养眼。儿子虽非己出,却很知道关照义父。
汪苏听从儿子的意见,来杭州时,开会、吃饭、吃饭时都把七匹狼背在身上。
汪苏很感谢眼前这个孩子,问是哪里人?
“河南”
“那个地方?”
“滑县。”
汪苏不由得肃然,五六十岁的农村人都记得“要吃粮找紫阳。”他就是滑县人士。
“你能写出你老家的地址?”
孩子点了下头。
汪苏在七匹狼里掏出笔和一张纸,交给孩子。自己戴上老花镜。
孩子扒在旁边一长石凳上写起来,不一会却生生交给汪苏。
就着月色和路灯,见纸上歪歪斜斜写着:河南滑县谢庄村。
汪苏问:“那你知道庄上有个名人?”
孩子点了下头发蓬松杂乱的脑袋,叫出了这位农民们崇敬的名人,在后面他加上了“老爷爷”。是老爷爷了,他如果活着的话,应该九十多岁了。农民们化都不高,但是他们对判别谁好谁不好,心里有干秤。有准确的直觉判断。
“你姓什么?”
“同赵老爷爷一个姓。”
汪苏点了下头:“赵,那你晚上在哪里休息?”
“现在天热,桥洞下、车站、公园这些地方,都能睡的。”
“那你吃饭呢?”
“到饭馆讨一点剩饭剩菜。”
“你愿意跟我去我住的旅馆吗?”汪苏诚恳相邀。他知道在外流浪的那种滋味。当年他被莫须有的“猥亵幼女”罪而被遣送回原籍后,在家实在压抑,跟一位补锅的村人外出谋生,每晚居无定所,随便在破庙、桥下、屋檐下将就,那种生活并不浪漫。
孩子迟疑了一会,就跟着汪苏走了。到了旅馆,汪苏见孩子盯着床头柜上的食品,这是汪苏喜欢吃的杭城吃葱包侩,晚上在吃店吃完后,又买了三份当夜宵。它材料很普通,制作方法也不复杂,将油条和葱裹在春饼内,在铁锅上压烤至春饼脆黄,如果佐以辣酱或甜酱,口味可能更好。但汪苏更喜欢其化内涵。
“吃吧,饿了吧?”
孩子一会就吃了两份,汪苏让他吃完,他摇了摇头。
“你知道你吃的东西名称?这同你们河南有个人有关,他名叫岳飞。”
“知道,我爸带我去过汤阴拜过岳飞庙,一天来回。”
“汤阴同你们滑县并不远。岳飞是被秦侩害死的,杭州老百姓恨死了秦侩,把油条称为油炸侩,这油条包在葱油春饼内压制成的食品称为葱包侩。”
孩子点了下头。
汪苏先冲了个澡,待到他出浴室让孩子冲澡,见孩子已经卷曲着身子在地板上睡着了,可怜,风餐露宿,孩子一定是太累了。汪苏没有喊醒孩子,给孩子身上轻轻搭了个薄毯子,自己也就睡倒了,一宿无话。
第二天吃完早饭,汪苏:“赵,你别在杭州流浪,赶快回去找你的爷爷奶奶”
“等我路费讨够了,就回去。”
“我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今生不应有恨】最新更新章节〖118.第一百二十回断桥偶遇长路相送京城一诺千里探望〗地址https://www.bqg25.org/30/30538/11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