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初版尾声下(2/4)
出城,一路驰至南山澹台。
南山澹台安静如昔,守卫都说没有人前来,更无人见过皇后。萧绎茫然地看着身后追赶他的队伍,忽然意识到城门封闭思卿便无法出城。她让自己误以为她去了南山澹台,自己情急之下冲出帝京,后面混乱的队伍一并从南城门冲出,这就给了思卿混在人群中离开帝京城的机会。
萧绎扼腕,挥手命人继续在京畿搜寻。手中那页薄薄的纸被南山上的风吹得沙沙作响,露出第二页文字,是“举丧”。
萧绎此时此刻才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一切荣华利禄,皆是空中楼阁,包括中宫尊位。前缘已尽,唯有死遁方可解脱。思卿仿佛是在说: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十三年前的初秋,他们在这里相遇,十三年来平藩定边,几度携手共克难关。一晃十三年过去,他内收兵政、外除强藩,她也正位长秋、入主中宫,但他们最终还是步入了相互猜忌的境地。江南江北旧家乡,十三年来原是大梦一场。
环视周匝,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萧绎茫然地从澹台向远处眺望,初秋的南山枯色初现,翠色渐颓。隔着南山下的河向对岸那边望去,那边的群山轮廓隐约可见。山风拂过,远处的林荫发出沙沙响声,天际两蛾凝黛,黄叶翻卷清风中。他极力将目光收回至思卿所遗之信件上,翻过末页纸笺,背面还留有一阙小词: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沉。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
写完初版尾声之后如释重负,在脑子里反反复复过了好过年的故事终于被我写出来了。感谢每一位读者的支持。这一版结局主要是为了填补之前埋的线索。
美中不足是基调太沉,写作时间线拉太长,导致前后文风差别有点大,不过我尽力把所有的线索都挖出来连接上了。
写文期间心境变化很大,最初思卿、萧绎、沈沅西、江玄宾、顾梁分的人设都多多少少与成文之后有所出入。回顾全文最大的问题是我实在不会写爱情线,他们好像都没有爱情。
这个框架在我心里搭建了很多年,手边记录了很多故事片段,开始写的时候最困难的事情是如何用顺畅的逻辑把故事串联起来。一开始写大纲的时候希望出场的每一个人物都能发挥他的作用,而不是莫名其妙消失。这中间最纠结的点在于要不要把谢衍和杜嗣忠合二为一,尝试了几次把他们二合为一后故事很难连贯起来,因此作罢。
开场不久的抚州案是让所有主角都入局的线索,一开始抚州案一直围绕抚州镇守的遗折展开,萧绎扣留抚州镇守的遗折是为了保全何家、帮助皇太子积蓄力量,但萧绎的行为间接伤害了嘉国府。抚州案的遗折这条线在何守之投敌后一度消失,我想了很多办法让它有始有终,最终通过写第二版结局让它重新出现,成为思卿挑拨沈江东和萧绎失和的筹码。
副线中沈江东这个角色着墨很多,写完这个角色的时候无意间翻开《小团圆》,有人夸九莉“忠厚”,但是蕊秋说“忠厚乃无用之别名”,这也是我心中对沈江东的评价。他也曾经意气风发,却两次被狠狠拍在现实上摔打。从某种角度讲,江玄宾比沈沅西更老练,最后她帮助沈江东看清了一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凝妆】最新更新章节〖第279章 初版尾声下〗地址https://www.bqg25.org/285/285527/27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