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汴京人的命的确是要贵一些的! 来了!(3/4)
,便是维持汴京城的繁荣的关键所在。 漕船顺水而下,从汴水汇入淮河。 所谓漕运四渠,汴京的生命线。 开封附近河流系统十分发达,在此基础上北宋开凿了四条漕运线路,汴河线、蔡河线、金水线、广济线组成的“漕运四渠”,被誉为开封城的生命线。 四条水渠以汴京城为中心向四方扩展开来,它们贯穿了中原腹地的水运交通路线,形成了一幅“舳舻相接”的画面,称四条水渠为北宋的血管系统也不为过。 此次南下,章衡走得便是汴河线,这一段是通济渠。 汴河线走完,便汇入淮河,淮河与长江是垂直的,所以这里也有一段人工开凿的渠道,便是山阳渎,是基于邗沟基础上继续开凿拓宽而形成的。 原本从这里进长江,便可以十分的顺畅到了江南,但因为王伦乱贼作乱,所以漕船不敢下,只能沿着淮河往上游走。 章衡等人到了颍州的时候下船,从颍州车行租了车马走陆路,颠簸了好几日才抵达建康府,这就到了江南了。 不过此次章衡的目的地是杭州与泉州,所以还得从建康府继续南下去杭州,不过到了江南就方便多了,江南水系发达,可以从建康府乘船至杭州。 六月底的杭州,十分的闷热,章衡一到杭州,立即直奔杭州州衙,知州郑戬闻讯而来。 章衡将汴京缺粮的事情给说了说,郑戬立即道:“粮食杭州有,但问题是如何北上,现在王贼阻断南北,恐怕不是一时半会便能够通行的。” 章衡笑道:“王贼已经是强弩之末,七月必可剿灭。” 郑戬虽然不太相信章衡的判断,但还是道:“如此便没有问题。” 章衡又道:“江淮地区今年大旱,还需江南各州予以援手。” 郑戬顿时面有难色:“江淮大旱,其实江南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江南大水漫灌,粮食歉收其实也颇严重,之所以还能够支援,是因为江南水乡可以捕鱼、种藕等等水上作业予以补充,以三月粮食支援汴京没有问题,但若是还要赈济江淮乃至京西,恐怕就力有未逮了。” 郑戬所说并非托词,章衡其实也已经收到了消息,郑戬能够保证支援汴京之事,已经是相当支持朝廷了,所以章衡并没有失望,他之所以来杭州,目的不是为了这个。 章衡点头道:“此事无须江南各州县援手,今日下官来,乃是为了另外一事。” 郑戬道:“章判官请说。” 章衡道:“下官打算继续往南去,今年福建路、广南东西路粮食据说丰收,到那边应该能够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北运。” 郑戬却是皱起了眉头道:“那边的确有粮食,但是运输却是不易,从那里运出来耗费太多不说,关键是时间上也来不及吧?” 章衡道:“若是从海上北上呢?” 郑戬脸色略微一变:“章判官,慎言。” 章衡诧异道:“郑学士?” 郑戬低声道:“从海上北上,需得用海船才行,若是内河船只,恐怕一入海便翻了,朝廷禁止海贸,去哪里找海船?” 章衡双目直视郑戬道:“此事关系到江淮与京西百万灾民,还请郑学士指条明路。”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郑戬苦笑道:“此事,老夫帮不上忙。” 章衡摇摇头道:“下官知道郑学士为难,郑学士是江南人,根基在这里,的确是不宜得罪人,但事关百万灾民,下官却是不得不冒昧请求了。” 郑戬咬牙切齿道:“章判官,百万石粮食北上,所需船只不是少数,若……到时候九天之上雷霆震怒,江南将是一片血雨腥风,这个险,谁敢冒啊! 章判官,你如果是来谈援京之事,咱们可以继续聊下去,若是聊这个,那就慢走不送。” 直接给下了逐客令了。 章衡无奈,只能先行去公使馆下榻了。 公使馆馆长见到章衡,着实是非常惊讶:“章佥判,您怎么来杭州了?” 章衡对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六章 汴京人的命的确是要贵一些的! 来了!〗地址https://www.bqg25.org/285/285321/9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