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乡里来人了(2/4)
说你们一早就能到王泥湾,我立马就让人把盖大棚的地选好了,就等你们过来把关。”
王皓其实也是个急性子,既然决定了要搞大棚蔬菜,他也没想着慢慢走程序,而且记忆里的很多事情,现在其实已经偏离了他印象里原本的方向。
就比如,自个儿家里上辈子根本就没有盖房子这码事,开烤鱼店跟搞蔬菜大棚更是没影儿的事情。
不过既然时间已经距离2000年只剩下一年零几个月的时间,王皓自然知道国内市场经济距离跨越式发展越来越近了,这种紧迫感让他不得不提前布局很多原本可以慢慢上马的项目,比如生鲜超市。
“也行,去实地看看比咱们在这里闭门造车的效果好,我看不如这样,你把人都叫上,如果确定选地没有问题的话,咱们马上就可以联系人工过来开始动手打基础。”
“不过按照你刚才的说法,这一次咱们的框架主要是采用竹片来搭建,材料这边你联系过了吧?”
毕竟18目地的蔬菜大棚,如果全部用竹料来做框架的话,那起码得要个三四万斤,要是没有竹子的地方,一时半会要弄这么多材料还真有点麻烦。
“材料咱们沣水这边不缺,千岭那边多得是,谈好价格直接叫人过去拉回来就能用,就是人工的话目前还没着落,不过农村里不缺人手。”钢结构的蔬菜大棚成本太高,王皓也没打算一口气就吃成一个胖子。
至于人手的问题,98年的人力在王皓看来简直就是白菜价,农村里一个熟练工,一天的工资10块钱就了不起。
请10个人一天也就100块钱,18亩地的大棚,按照徐帅的说法,请40个人加班加点干,也就是半个月的功夫,半个月下来,人工成本1万块钱顶了天了。
徐帅闻言立即点了点头,于是很快,一行人就去了王皓之前让人选好的用来该大棚的地头。
……
王泥湾,靠近鱼塘不远处的河滩上。
洪水退下去也有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原本被洪水淹掉的大片农田跟旱地,这时候基本上还没有重新耕种,表面一层厚厚的淤泥晾干,早就变成了极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
地头上,王皓正招呼王永平他们过来,身侧徐帅跟张立伟对视了一眼,随即就俯下身子从泥地里抓了一把土到手里揉碎了,放到鼻子底下嗅了嗅。
“小伟,你看看这土。”
把手里的泥土朝张立伟递过去,徐帅脸上明显露出一丝意外的表情。
“这土质…好像比咱那里的还要好啊!”张立伟接过徐帅递过来的土渣子嗅了嗅,同样一脸意外地说道。
“确实要好,土力应该比较肥!”
“你看这一带,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我看应该就是洪水上岸之后,把河里的淤泥全部都冲上来了。”
“看这个面积,应该不止18亩地,有点可惜了,如果能全部盖上大棚的话,他们这里的潜力,应该比江州还要大一些。”
“好地方啊!这块地真是好地方。”说着徐帅眼里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异样的表情。
其实早先杨三请他跟张立伟过来的时候,并没有说清楚王泥湾具体的情况,按照徐帅一开始的想法,不管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在土质上,想一次就达标,然后创造出一个高产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毕竟蔬菜大棚里面的作物,跟正常条件下自然生长的还是有些不同的,然而此时此刻,徐帅却有一种低估了此前说法的感觉。
亩产一万斤…可能低了!
如果王皓这边,准备用来盖蔬菜大棚的是这种地块的话,产量甚至有可能会拔高不少。
然而,在另一侧,画风却变得有些诡异。
王永平接到王明义的通知后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我打造全球第一村】最新更新章节〖第130章 乡里来人了〗地址https://www.bqg25.org/281/281530/23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