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白纸黑字红手印(2/4)
真的有王明义说的那么赚钱的话,那把大棚买下来也是应该的,真要是能挣上钱,谁不买谁是傻子。
想到这里,不少人立马就开始在私底下议论起来,然而,议论了好一会儿,仍然没有人出头表态。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有些意外的声音突然就在祖屋里响了起来。
“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我打头表个态,搞蔬菜大棚这事儿算我一个!”
“横竖就是一亩地的事情,也费不了几个钱,王皓出钱盖大棚,这事情要是不能干,那天底下就没有好做的行当。”
众人闻言,立即就朝声音传过来的方向看过去,这一看,众人立马就傻眼了。
因为众人谁都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支持搞蔬菜大棚的,居然会是最近一段时间跟王建国和杨爱兰夫妻俩闹得很僵的王永平。
其实就连王皓自己都有点觉得意外,他也没想到,王永平竟然会第一个冒头,要知道,前一段时间,王永平在路上见着自己,那都是宁可绕着道走的。
不过心里细想了想,立即觉得自己多少有点门缝里看人的意思,王永强这个人其实心眼坏是不坏,无非就是有了矛盾心里想不顺溜。
之前他老子王建国在村里收大蒜那事儿,要说是王永平挑头的也不完全正确,毕竟谁也犯不着跟钱过不去。
“王皓,叔在这里给你表个态,什么时候盖大棚算我一个,我第一个上工,穷了一辈子,我也是穷怕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个盼头,别说是冰天雪地里种黄瓜,你就是种啥我也得把它给种出来,我就不信了,种个黄瓜而已,还能比吃糠皮吃草根糟践人。”
屋子里,众人闻言纷纷沉默下来,不少人都被王永平这一句话给说得有点动心了。
是啊!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王泥湾这穷嘎达里,种田种田不行,种地种地不行,养鱼还要靠天,谁还不是穷了一辈子。
前些年不搞集体经济,改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村里两百多号人,就靠着一家两亩田五分地,哼哧哼哧地干了十几二十年也没见谁家发财的,反倒是王建国跟杨爱兰夫妻俩个,养了一回鱼,现在新楼房住上了,店都开到了县里。谁不眼红?
“也算我一个,不就是一亩地,这事儿我也没说法!”
“嫂子,你这话可是把人给埋汰惨了,你家王皓可是咱村里头一个把店开到县里去的,咱王泥湾祖宗十八代就没出过人才,这事儿我也干了。”
祖屋里,随着王永平的话说完,没一会儿的功夫,居然有十几个人站出来答应要搞大棚种蔬菜。
别说打一开始就没想把这事儿给办成的王明义,就连王皓自己都有种云里雾里的蒙圈。
咋的?
今天这咋还闹上绝地大反转的戏码了?合着老子前面想了整整一宿的说法都没了用武之地。
老实说,为了把这事儿给办成,王皓昨儿晚上是真的一宿都没睡好,脑子里一直都在想着从谁身上下手找到突破口。
原本其实王永强跟李春梅夫妻俩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但是搁以前没问题,搁现在的话也不顶事儿。
毕竟现在整个王泥湾谁都清楚,王永强跟李春梅夫妻俩是做不得数的,谁还不知道他们夫妻俩早就跟王皓穿一条裤子了。
只不过王皓就是想破了脑袋都没想到,今天这事儿挑起头的,居然会是自己压根就没想过的王永平。
不过唯一让王皓觉得有些可惜的是,即使有了王永平挑头,最后算上王永强跟李春梅夫妻俩,最后答应跟着一起搞蔬菜大棚的,一共也就18户人家。
“玛德,还真就被自个儿老娘说中了,十八个人,没到二十个,这还真成了十八罗汉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有人起头总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我打造全球第一村】最新更新章节〖第129章 白纸黑字红手印〗地址https://www.bqg25.org/281/281530/23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