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中苏裂痕(2/2)

怒不已。总之在赫鲁晓夫看来毛zd根本无视同盟的存在。

中国与苏联的对外政策越走越远越走走背离。苏联当时从苏共“二十大”以后越来越倾向于对美国采取缓和政策特别是1954年苏联地氢弹试制成功以后。很多苏联专家给苏共中央写报告他们认为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能再打仗一旦打仗就是人类地毁灭有很多分析的数据和理由。他们说主要是不能解决第一次打击地问题对方就可以反击只要反击就是两败俱伤。这对赫鲁晓夫的影响特别大他认为到了现代社会至少是大国之间不能再爆战争一旦爆战争就是核战争如果是核战争就是人类的毁灭所以他要求缓和。再一个就是1956年苏共提出展经济要展经济就需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基于这一点他反复地强调要缓和不要什么事儿都跟美国人吵架通过谈判提出来什么限制核武器问题呀什么禁止核试验他都去参加高峰会谈啊日内瓦跟艾森豪威尔会见之类的。但是当时中国不行特别是1957年以后毛zd认为紧张的状态才能推动革命的展——这都是他的原话他认为紧张的状态一方面可以刺激美国可以拴住它不让它去镇压全世界各地的革命运动。你看我这一打*炮老美就紧张了他一紧张就把他的军事力量都调到台湾海峡来其他的什么黎巴嫩、中东的革命就蓬勃展了。另外也能刺激中国的生产。根据这种思路他就认为紧张没有什么可怕的战争边缘政策没有什么不好的。说实话毛那种革命的漏*点反映到对外政策上就是一种冲动就是要跟美国对着干你怕我不怕。正如后来毛zd在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所说的:我们不怕鬼所以炮击金门赫鲁晓夫怕鬼与美国人妥协。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一个人的抗日】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六章 中苏裂痕〗地址https://www.bqg25.org/19/19772/47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