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本(2/4)

淑娴,又发生了之后的一些故事。

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意味着太偏爱男主了?确实如此,陆昱霖是我笔下着墨最多的人物,可以说是个比较理想化的人物。我们小时候读的所描绘的英雄人物几乎千篇一律是高大全式的,完美的近乎是神,但后来创作出来的英雄人物都会有不少缺陷,有的甚至是人格上的缺陷,只是歪打正着变成了英雄,鄙人之见,这两类英雄人物都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他身上一定有常人不具备的,异乎寻常的品质,比如说坚持不懈的韧性,比如说坚守信念的执着,比如说悲天悯人的情怀,比如说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不是一个街头混混,一个痞子能做到的。而若是这个英雄人物在道德品质上有严重缺陷的话,这无论如何是无法得到众人的认可,我想大众对于英雄还是有其道德尺度的。

我笔下的陆昱霖,这位英雄人物几近没有缺点,起码在人格上是比较完美的,如果说有,那也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缺点,比如有点爱逞能,爱吹牛,爱醉酒,但那是微不足道的毛病。有时也比较感性,甚至任性,或者说是有些意气用事,当然这会对他的这个身份有所影响,因为一个出色的特工应该是很理性的人,也是一个相对来说冷酷的人,但我塑造的这位特工却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重情重义,他之所以成为特工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所迫才走上了这条艰险之路,同时这也是他从一个热血青年蜕变为一名优秀特工的成长之路。

当然我的男主并非神人,有些时候也有思虑不周之处,我觉得但凡是人,都会有错漏之处,要是事事都神机妙算,件件均料事如神,那他就不是一个凡人了,而我笔下的男主是个食人间烟火的凡人,没有特异功能,他是一步步在烽火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他出生富裕之家,家中独子,英俊潇洒,博学多才,父母呵护,婚姻美满,孩子可爱,似乎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山河破碎之时,他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投身抗战,这种勇气和精神是值得景仰的,而之后家破人亡的的变故和个人命运的坎坷,这种前后的对比除了令人心碎之外,更让人对那些英雄肃然起敬,同时也会使人明白家与国之间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国破则家亡这个浅显的道理。

我曾经在龙华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歌乐山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等处驻足仰视过那里的英魂,许多烈士其实出生都是富庶之家,但他们毅然与家庭决裂,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投身革命,置生死与度外。按现在某些人的观点,这么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折腾,到头来还命丧黄泉,似乎觉得不值得。真的不值得吗?在我看来,他们就是夸父,为了追寻理想,信仰,不屈不饶,也正是因为在这一群有学识,有胆识的人带领下,才有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变革决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换来的,而这些人无疑是革命军中马前卒。

所以,在人物设定上,男主人公也是不断成长过程中,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渐渐成为一名坚定的**人,优秀的谍报人员。同时,我在这部作品中,凸显家风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家风的传承,会让他的子孙有一种不辱祖先,光宗耀祖的朴实思想,而这一思想能成为他百折不挠的原动力。

谭敬廷这个人物也是我用心去塑造的,他是个寡言高冷的人,但内心重情重义,他追求理想,摆脱旧式婚姻对他的束缚,去黄埔军校求学,结识了陆昱霖,二人情深义重,起初谭敬廷在战场上英勇抗敌,无论是淞沪之战,还是台儿庄之战,或是昆仑关之战,谭敬廷骁勇善战,舍生忘死。但后来到了重庆官场,受周围环境影响,从最初的格格不入到之后的同流合污,从追求理想信念,到追求名利权势,直至最后的幡然醒悟,从善如流,这个人物命运起伏较大,性格也比较复杂。同时,从他对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最新更新章节〖关于完本〗地址https://www.bqg25.org/158/158628/23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