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进退两难(2/3)
民了。
“消息可靠吗?”朱宏燚坐在篝火边摊开地图,问曹昭道,“是谁传来的消息?”
“是您的上司山海监军袁崇焕的人。”
朱宏燚算了算时间,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按照历史的进程。孙承宗已经让王在晋去南京养老,又否决了让辽东巡抚阎鸣泰经略辽东的建议,而是他老人家亲自出马督师三辽。虽然老头自己充满了信心,但不可否认他搞得那一套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意义不是很大。
当然朱宏燚更关心的是袁崇焕的动向,此时,老袁修复宁远的方案可能已经通过了。这个时候老袁不忙着砌墙,怎么又闲心派人来送信了?
“袁大人还有说什么吗?”
“没有。”
朱宏燚食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医巫闾山实在是太偏僻了,消息来往十分不方便。他根本无法把握朝中的动向。但是根据历史的经验,有一点他是清楚的,随着孙老师要大搞工程。辽东立刻就会变成一个无底洞,再多的银子甩进去也翻不出什么浪头。
而按照他原本的计划,是没打算在医巫闾山发展势力的。看来他必须快点将义民送回去了,不然几千人的大包袱,在鸟不拉屎的医巫闾山拖都能拖死他!尤其是现在,水师可能又来不了,他必须为后路做打算了。
“立即派人去探查鞑子的动向,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都要知道!”
传令兵转身飞跑而去。
曹昭小心的问道:“咱们准备突围了?”
朱宏燚严肃的点点头道:“没错,老曹。若是水师来不了。咱们根本就守不住。眼下必须早作打算了!”
“可是咱们不能就这么走吧?”曹昭疑惑地说道,“毕竟孙阁老交给咱们的任务是在这十三山附近发展义军充当朝廷的耳目。咱们要是这么走了,恐怕……”
朱宏燚冷笑一声,他当然知道孙承宗交给他的任务是什么。但是那个什么发展义军充当朝廷耳目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当时前有鞑子围困十三山,后有山大王不安分。他要发展自己的势力,要开展营救行动就必须需要这么个牌子。但是如今物是人非,情况和先前大不相同。再死守在这医巫闾山也没什么意思。
正所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再说他原本就不想和关宁军还有孙老师和袁都督搅在一起。他想去的地方是辽东半岛,那里进可袭击鞑子的腹地,退可据守沿海的岛屿。哪里像医巫闾山还要担心大凌河的封冻问题。
“那不过是个借口!”朱宏燚一五一十的说道,“如今此一时彼一时,咱们要是再不变通,恐怕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多余的话朱宏燚也不用说了,他知道若是曹昭若是有那么一点眼色,就不会再追究这个问题。毕竟就算最后要追究责任,也有朱宏燚顶在上面,更何况傻瓜都知道朱宏燚是孙承宗的得意弟子,东林党的新锐干将,到时候谁又会追究这么一点小问题呢
果然曹昭很上路的问道:“大人,那你准备怎么将咱们带出去呢?”
其实这个问题朱宏燚还没有想过,这几天他都忙着惊喜了,哪里有功夫想这些。决定撤退不过是突然而来的想法,具体的撤退方略他还没想好。
“老曹,你有什么想法?”
曹昭没想到朱宏燚会将皮球踢回来,他能有什么想法,眼下虽然是重创了狗鞑子,但人家并没有退兵,反而还把骑兵派到医巫闾山的鼻子底下,那用意自然不言自明。若是莽撞的下山,恐怕那五千多义民就是个大累赘。再说虽然眼下天寒地冻,但是大凌河并未完全封冻,没有水师的协助,谁都过不了河。而且大凌河距宁远还有两百余里,这一路上可能发生的变化太多,只要鞑子不是傻瓜就绝对不会眼睁睁的放任他们离开。
思来想去,曹昭虽然觉得确实要离开医巫闾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回到明朝玩网游】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章 进退两难〗地址https://www.bqg25.org/123036/19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