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封赏(2/3)

金银锞十对,表里十端,钦此。”

听完这一番旨,在场的人都是面面相觑,朱宏燚自己倒是料到多半就是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倒是没多少意外。谁让他资历太浅,而且上一次就是越级提升,这一回多半想升官是不可能了。不过好歹也升了一级爵位,虽然这爵位不值钱,但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朱宏燚自然不知道,为了颁给十三山将士地赏赐。这一段朝中在三日之内廷议了三回。其中。别人地事情都好办。但事关他这个人就是大大地麻烦。

虽说朱宏燚还不是张家的女婿,但名分是已经定下了,这天第一回是英国张维贤领各都督府勋戚议。对于皇帝仿佛完全忘记了亲回避地原则。张维贤只好三缄其口。可没料想成国公朱纯臣为首地一众勋戚商量出地结果是朱宏燚大挫鞑子士气居功至伟。请试武职。进指挥使,可这通奏报一入便是无音。

谁都知道,大明的武官不如官金贵,别看指挥使品级不低,但这摆明了就是坑朱宏燚。说白了这就是前一次朱宏燚在山海关得罪了不少功勋之后被人报复,而且他取得的功劳也着实让人眼热。好在虽然张维贤不好说话,但如今是东林党主政,有孙承宗在,怎么可能让朱宏燚吃这种暗亏。

于是就有了第二回,六部尚书及左右都御史合议。这一番计议自是极其谨慎。最后由资格最老地吏部尚书张问达拍板。道朱宏燚率众毙敌甚众乃大功。然以年少故不可骤赏,请隶通政司或太仆寺为贰。

然而,这番处置仍旧不和孙承宗的意思,在他看来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像朱宏燚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埋没在通政司和太仆寺。于是接下来便是第三回。阁臣合议。这一次却是人数最少。叶向高、朱国祚、刘一燝、韩爌、何宗彦、孙承宗相对而坐。虽然表情轻松,但内心却全然没有表面上闻听前线报捷地那么轻松。

这几位都是心知肚明,若是让朱宏燚这样一个刚刚入仕的毛头小伙一年之内轻松的越过正五品这么一个门槛。那么造成的非议也太大了,可是若是不给朱宏燚一个好的安排,却又说不过去。

尤其是孙承宗一直把朱宏燚当成自己最好的弟子看待。这会儿心里嗟叹是嗟叹,却也是真心让给他谋一个好前程。所以先头武将里面耍的那点小心眼,还有而七卿搞得明升实降,让他很不爽。可如今怎么找出一条两全其美地法子呢?

“功是奇功,可朱宏燚要是能年十岁,那事情就好办了!”

刘一燝一直对朱宏燚并不感冒,在他看来一个毛头小子上次超擢就已经很不合规矩了。但这一回十三山那儿的军报恰巧经过他的手,面对那抹煞不了的功劳,他当然没办法把偏见带到这样的场合来,但仍是忍不住抱怨了一声:“二十岁出头而擢正五品,而再往上超擢,本朝官之中可有这样年轻的例子?想当初太祖爷就是因为科举尽出少年方才罢科举以国子监取材和荐举相结合,即便是有志不在年高,但难免有士子会认为他是以出身取胜,实在是有伤朝廷用人之道。我倒是觉得转武是一条法子。”

叶向高看了看孙承宗,见他没有说话,不禁在心里苦笑了一声。他怎么会不知道孙承宗的想法,自然刘一燝的话不会让孙承宗满意,甚至叶向高能猜到,前一次七卿商议的结果就是刘一燝授意的。这个刘一燝还真是老顽固,不知道如今孙承宗乃是东林党最有利的王牌吗?和谁过不去不好,偏偏和他的弟子较真。所以为了维护党内团结他必须和稀泥。

于是微一沉吟叶向高开口说道:“贸然再次超擢确实不妥,但如此奇功不奖又不行。所以说,此番赏赐可不用拘泥品级。如今辽东军务吃紧,正好让朱宏燚继续磨练,他不是皇室宗亲吗?将其爵位提升一级就可以了,其他的意思一下就行了。”

这样的措置也行?

刘一燝对叶向高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回到明朝玩网游】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章 封赏〗地址https://www.bqg25.org/123036/14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