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层次(3/12)
切痛苦的根源,是众生精神的枷锁!俗话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就说明的危害有多大,然而最难断除的也是。那么如何才能转化呢?我就自己在修行中的浅薄体会向朋友们做一下介绍,还请批评指正!
1.
立志:为什么要立志;如何立志;立什么样的志。所谓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目的,不论是想修行,还是想生活幸福,还是想平安如意等等,都要有一个想法和目标。说白了,就是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这就要求自己有一个方向和志向。那么如何立志呢?要立什么样的志愿才合理呢?人们在生活中只要自己认为是好的、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总是想要大的、多的、无穷无尽的,这也恰恰说明了人心的不知足和贪心妄念的无边。既然想要大的多的无穷的,那么立个志向也就得无穷的自己心里才会知足和满意,呵呵!所以说立志要大,要无有穷尽。那么什么样的才算没有穷尽呢?当然是虚无的啦,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嘛!所以说志向要立在大的虚处,而不是小的实有的。这个还要明白人们也好,众生也好生存着究竟是什么令他们不如意和痛苦的?我想还是众生无尽的烦恼。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解脱众生的烦恼做为自己的志愿呢?当然了,自己的志向还要自己愿意,要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可以参照许多的佛祖菩萨的大志大愿来对比一下自己的志愿,然后再总结和发展!
.
明理:道理不明则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们的思想当中,我们的心中总是有这样和那样的执着。人们因为后天积累的意识产生了我执和法执,要怎么才能破除无明呢?首先要明白道理!佛家和道家的经典很多,《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道德经》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教材。好好的看看就会明白缘起性空、自性和诸相、有和无、烦恼和菩提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执着之心也会放淡一些。
.
修心:有了前两项,修心才有一个基础。否则谈修心只是一个口号而已!既然想转化贪欲,那么贪欲由何而来啊?大多由内心去攀缘外在的色相而起的。攘外必先安内!内心清静不动了,那么外面再怎么狂风暴雨也不起作用了,更何况“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呢,呵呵!怎样才能使心不动呢?呵呵,这就要靠修心而来了,不是那么简单的。既然看了那么多的典籍,道理想必会明白一些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色空不二、自性清静、诸相无常、有无相生、烦恼即菩提啊呵呵。首先:要守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清静自性啊,诸相都是由此清静自性而幻化出来的,如梦幻泡影而无常啊,自性是体,诸相为用!一切的有又都是无所生化出来的,即知诸相无常,那么就要知幻即离啊!怎么守住自性呢?站在旁观着的角度去观察自己心态的变化,保持观察者的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而坐壁上观,看到心中的思想念头的梦幻起落,然后让其自生自灭!不要刻意的去制止它,思想念头如瀑布时刻不停,一下子让它停止是不可能的,只要先观察它,然后慢慢的让念头的转换变的缓慢一些,然后再体会前念已停,后念不起,无住当下的境地!从而使自心不外驰贪求、心随相转!其二:即知色空不二、性体相用、有无相生的道理,那么怎么从外相而转化到内性呢?即知,道生万物,那么我与人、与万物众生本是一体,皆由道性生化,众生如母,如母众生!要知恩图报,感恩于如母众生!要努力修行而回报母恩,意想所见诸相坐于心中莲花之上(或者化为母亲形象),而且越来越年轻,回到十几岁的年轻朝气蓬勃的时候,与己同修。此乃由外返内,返本还原,归元道根!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若贪嗔痴不在心里面,淤泥也可化红莲啊。我们就是要运用无意识积极自然、合理完美的想象来转化魔性,化腐朽为神奇,转化魔相而归真见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九阳神君】最新更新章节〖心力层次〗地址https://www.bqg25.org/123/123838/383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