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节 成立复社(2/3)

没有攒下诗意。不过爵爷这座淀山镇蔚为大观,不如我们多住几日,期间斗诗论文,攒成一部《淀山集》,再由姬爵爷亲自动笔写一篇《序言》。到时候刊发天下,学生看比当年王羲之等人的《兰亭集》也不在其次。”

先是比作管仲,现在又比作王羲之。

姬庆文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起来,挠着头不知该说什么客气话好。

却听李岩又在耳旁提醒道:“姬兄,事情进展顺利得很,看来可以得寸进尺了!”

这是姬庆文和李岩早已经商量好的对策。

今日聚集起这么许多东林党人,让他们留下墨宝那是底线,关系到淀山镇生意的兴衰,是无论如何都要办成的。而在这件事情之外,则另有两件可办可不办的事情。

其一,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好好羞辱一番钱谦益,将他从东林领袖的位置上给拖下来。这件事情,姬庆文已经做了一大半了,现在钱谦益就是一条被打得只剩下一口气的老狗,再往水里一扔,就呜呼哀哉了。

其二,便是争取重组东林党,让这些人成为姬庆文名下的势力,至少姬庆文能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力。

姬庆文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呢?是因为他在同朝廷的接触和冲突过程中发现:在大明崇祯年间这么个修罗场里,光有钱、有兵还是不够的,必须在朝廷里有自己的耳目、自己的口舌。

耳目,姬庆文已经拍李元胤去筹备了,目的就是可以有一支听从自己指挥,而又独立于锦衣卫系统之外的特务力量。

至于口舌么,是用来控制朝野舆论的。他本来指望这李岩或者刘若宰帮自己完成这项任务,可李岩已经绝意仕途,刘若宰也被皇帝派到了江南,已经失去了成为自己官场代言人的条件。因此,姬庆文就亟需这些东林党人化敌为友,成为能够替自己说话的人。

当然了,姬庆文也不是那种能够藏污纳垢的心胸宽广之人,也不是随便哪个宵小之徒戴了东林党的帽子,就能成为自己的心腹的。

因此,改组东林党就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偏偏这群自诩为君子的东林党人一个个都是硬骨头、死脑筋,要将原本东林党的组织体系彻底打乱,并重新组织起来,真是谈何容易?

可现在,这件事情却意外地可以水到渠成地解决了——原来的东林领袖钱谦益已然是名誉扫地了;而其余的东林党的少壮派,已然对姬庆文心悦诚服——正是一个可以重组东林党的大好机会。

于是在一众东林党人正在咬文嚼字的时候,姬庆文已同李岩开始了一段紧锣密鼓的商议,商议的结果是:“选日不如撞日,要乘热打铁地将这件事情办好。”

因此姬庆文朗声对众人说道:“诸位,文辞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而已。自古以来都是文以名传、名以文传,古来那些流传千古的文章,如前后《出师表》、《岳阳楼记》、《谏太宗十思疏》等,作者诸葛亮、范仲淹、魏徵等都是品信高洁、才智卓著之事。所以说,我们作文还在其次,关键是要靠真才实学报效朝廷、报效百姓。”

姬庆文这话说得在理,众人无不点头承认。

姬庆文见状,心中愈发有底,便继续说道:“我方才说过了。当年东林党的风骨,现在存不下多少了。我等只有去伪存精、与时俱进才能做到继往开来。因此,不才姬庆文提议,应当重组东林党,恢复当年先贤的风采。”

此言一出,满堂的东林党人立即哗然一片,互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半晌,才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张溥等人起身表态:同意。

这四人乃是东林党少壮派之中的首要人物,这几个人同意了,事情自然大定,眼看重组东林党这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就要办成了,却听钱谦益说道:“不行。东林党虽然没有什么历史,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有钱人】最新更新章节〖第四三六节 成立复社〗地址https://www.bqg25.org/106/106283/446_2.html